close

閱讀「古奧義書(Upanisads)與初期佛學關於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較與評論」之整理:


註:本文之「自我(Self)」,即為生活的藝術之知識的「本我」之意。


真理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 林煌洲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五期(2000.07)頁1-35  ©2000 國立臺灣大學  文學院  佛學研究中心  臺北市


 


                


提要


一、前言


二 、生理及生物上之自我


1. 古奧義書與初期佛學之身(kāya) 與食(annam)


2. 古奧義書中感官之五根(indriya)與初期佛學之六入(saāyatana)


3. 古奧義書之氣息(prāna)與初期佛學之入出息(ānāpāna)


三、心理及心靈上之自我


1.     古奧義書與初期佛學之意(manas)


2. 古奧義書之統覺(buddhi)


3. 古奧義書之識(vijñāna)及初期佛學之五蘊(pañcupādānaka-khandhā


四、精神上之自我


1.     古奧義書之我慢(ahamkāra)及自我(purusa, jīvātman and paramātman)


2. 初期佛學之我慢(ahamkāra)、無我(puggala and anattā)及無常


五、結語


 


 


 


 


 


提要


l          本文從生理(physiology)心理(psychology)及心靈(mental)精神(spiritual)三個層面討論古奧義書與初期佛學中自我之概念。


l          古奧義書與初期佛學雙方之自我概念係基於其特有之觀點(perspective)、方法(approach)、範疇(category)及論據(rationale)所提出,因此結論自然不同,雖然雙方所關切之議題大同小異。


l          古奧義書之自我概念為本質主義、實體主義、主體中心論,並與其一元的恆常實在概念相一致。亦即以宇宙中心論之觀點架構成具有行上意義的自我概念。其思惟的論證是自然神論,假設理論和形上思惟。


l          初期佛學之自我概念為非本質論、非實體論、非主體中心論,並與其以無常為唯一實在之概念相符合。亦即以人本中心論之觀點架構成具有倫理意義之無我概念(以戒律為理想生活提供具體的倫理和社會規範)。其思維的論證是人本主義,實證主義,和理性思維。


 


關鍵詞:奧義書(Upanisads)、五根(indriya)、六入(saāyatana)、氣息(prāna)、意(manas)、識(vijñāna)、五蘊(pañcupādānaka-khandhā)、我慢(ahamkāra)、阿特曼(ātman)、無我(anattā)、一元吠檀多(advaita Vedānta)、律(vinaya)、法(dhamma)


 


一、前言


l          印度哲學史的發展由婆羅門思潮(Brahmanism)、沙門思潮(Śrāmanism)及世俗思潮(Secularism)三大體系所構成,以婆羅門思潮之吠陀(Veda)傳統為正統,而以吠檀多學派(Vedānta)為主流代表。其中,婆羅門思潮與沙門思潮二者之關係,實為印度哲學史及印度文化史之大事,亦即,此兩大哲學思潮為印度哲學之主要內容。


l          長久以來,印度學學術界多數學者普遍地主張:佛教學派之興起受到婆羅門思潮之影響、衝擊或啟發。因身為沙門思潮之主力的佛教學派之興起,晚於早期婆羅門思潮之古奧義書(Upanisads),且佛教學派之哲學概念及議題,其中有相當部份受惠於婆羅門思潮。


l          在古代印度哲學史的後期發展中,婆羅門思潮與佛教學派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交互影響的確存在,至於在二者的早期哲學思想形成時期方面,則頗有疑問。


l          本文筆者針對此疑問,撰寫一系列相關主題,以初期婆羅門哲學形成期之古奧義書典籍與初期佛學之經典為討論範圍,以比較且析論二者之異同,並藉此以論證古奧義書與初期佛學二者乃各自形成且平行發展,佛教學派並非在古奧義書之衝擊、影響、或啟發之下所形成。


l          歷史時點:


n          吠陀時期(大約1200 B. C.─800 B. C. or 600 B. C.)分為早期及晚期,古奧義書屬吠陀晚期(大約為 800 B. C. or 600 B. C.─300 B. C.)。新奧義書則為 300 B. C. 以後所成立者。


n          初期佛學年代大約始於佛陀首次於鹿野苑(Sarnath, 今日之 Varanasi)向五比丘宣講其學理,至部派佛教(佛滅後約兩百年)興起之前。亦即初期佛學年代大約為 6th cent. B. C. ~ 4th cent. B. C. or 3rd cent. B. C., 即約當孔雀王朝阿育王(268 B. C.─231 B. C.)以前。


l        古奧義書(奧義書字意:祕密的教導;與上師緊靠的坐著):


古來印度學者傳統上只認定10種古奧義書(依序為 Īśa, Kena, Kaha or Kāhaka, Praśna, Muncaka, Mānūkya, Aitareya, Taittirīya, Chāndogya, Brhadāranyaka and Śvetāśvatara),這是由於後世一元吠檀多(Advaita Vedānta)學派大哲學家商羯羅(`Sankara, A. D. 788 ─A. D. 820)基於這 10種古奧義書之深遠意義及其重要性,曾為之明定其先後次序,並為之寫注所確立。但近代歐洲之印度學學者依照文獻學研究,又將古奧義書增至十四種,並依其文體及思想發展而定為早期、中期及晚期,且主張早期古奧義書早於佛陀(Gotama Buddha, 566 B. C.─486 B. C.), 而中期及後期則大約與佛陀同時期,或在佛陀之後所成立。


在體例上,古奧義書為吠陀詩頌之最後部份,故又稱為吠檀多(Vedānta)。古奧義書上承吠陀,下開吠檀多學派,為古代婆羅門哲學之源流。


古奧義書,將古奧義書思想體系化及一致化所寫成之《梵經》(Brahma Sutra)或《吠檀多經》(Vedānta Sutra), 以及為前二者所寫成之注釋書,此三大類典籍為吠檀多學學說之主要依據,由此可見古奧義書之重要性。


古奧義書由不同時代,不具名之多數思想家編撰所成。因此,多種不同思想並陳,甚至有所矛盾。但沙門名稱、沙門思想,或佛陀、佛陀思想並未見於其中。


古奧義書內容主要討論人的自我、宇宙本體、此兩者之關係、業力輪迴、瑜珈及解脫。這些概念、學說,直接或間接地奠定了後世婆羅門思潮之哲學思維方向及哲學思想。


本文以早期之《布列哈德》(Brhadāranyaka, 略稱 Brh.)、《旃陀格耶》(Chāndogya, 略稱 Chand.),中期之《卡陀》(Kāthaka, 略稱 Katha.)、《伊莎》(Īśa, 略稱 Isa.),以及晚期之《婆須那》(Praśna, 略稱 Pras.)、《蒙都伽耶》(Māndūkya, 略稱 Mandu.)共 6 部古奧義書為討論範圍,這主要是基於年代分期、重要性、哲學意義均無疑義,以及切合往後一系列相關主題內容所需所作之擇定。


l          初期佛學:


初期佛教學派以佛陀學說為中心,其主要大弟子所說均忠實於佛陀所說。因此,佛陀的根本思想及其根本立場之探討為初期佛教之主要內涵。


佛陀時當吠陀晚期或吠陀時期結束後不久,且在初期佛典中並未出現古奧義書名稱或古奧義書思惟傾向。


初期佛學之典籍以南傳上座部所傳之巴利文大藏經Pāli Tipiaka)中之五尼柯耶(Nikāya:柯耶,為巴利文的音譯,意譯為部或集。五尼柯耶指的是《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和《小部》(今人也有將五尼柯耶譯為五阿含的,分別稱之為《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和《小阿含經》))以及其巴利律藏Vinaya, 略稱 V.)為主。其中四部相對應於漢譯北傳其他部派所傳之四阿含,且漢譯北傳也有其他部派所傳之各種律。


本文則限定以一般少有爭議之現存的古老典籍─巴利《相應部》(Samyutta Nikāya, 略稱 S.)(相當於漢譯《雜阿含》,Samyuktāgama)及巴利為討論範圍。


n          《相應部》之形成大約可推至 5th cent. B. C.─3rd cent. B. C.,且其主要部份已存於 4th cent. B. C.。


n          至於巴利律之年代,筆者則認為大約相當於《相應部》或於其後不久輯成,因「波羅提木叉」(Pātimokkhas)一詞不僅已見於《相應部》中,且佛陀常並舉律(vinaya)與法(dhamma)之重要性,且以律為優先。而夏雨安居時,僧團共住時須誦經及戒。此外,綜觀巴利律中提及佛陀制定戒律之緣由,以及佛滅後第一次結集,即已結集律藏等事,亦可資佐證。


在研究初期佛學上,《相應部》備受重視,因其為理解佛陀哲學思想的重要古老經典。但筆者認為僅從本身不足以全面深究初期佛學,宜將巴利律一併加以討論。此係因戒律為理想生活提供具體之倫理及社會規範,是佛陀哲學之根柢,因而佛陀常並舉律與法。此外,更由於戒律充分反應出佛陀的哲學思維、概念及其立場等,故應與經一併討論。


綜觀《相應部》巴利律中佛陀之思維方向、根本思想、根本立場,及其對婆羅門、沙門所抱持之見解及態度,反映出佛陀理性思惟、實證主義、及人本主義,與古奧義書之自然神論、假設理論、形上思惟大異其趣。雖然其間有某些共通的議題、用詞等。


l          為能儘量客觀地及全面性地探究各相關主題,筆者將古奧義書典籍與初期佛典分成早期與晚期兩類,以期能明瞭哲學概念、學說之演變及發展。但當某些主題或其子題其早晚期思想差異不大時,論述時則不予分期而係總論之。


l          印度哲學關於人的討論極為細膩透徹,尤其關於人的自我問題,更是其主要重心之一。而世界之概念,以及人與世界之關係,也均以人之概念作為其討論之基礎。本文從生理及生物上、心理及心靈上(mental),以及精神上(spiritual)三個層面分別討論古奧義書與初期佛學中自我之概念及學說。


l          此兩大思潮之思惟傾向,同樣均注重哲學的、宗教的、倫理的或精神上的人的概念,而非生理的或生物上的人的概念。二者均選擇某些整體的及普遍的人的概念,而非不完整的及片段的概念。然而,此兩大思潮其觀點(perspective)、方法(approach)、範疇(category)及論據(rationale)卻截然不同。


l          任何一方思潮,其所提出人的概念,並非偶然的,而是基於其範疇及論據所得出,而由於其範疇及論據根本上之差異,兩大思潮之人的概念,自然有所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ruji513 的頭像
    guruji513

    生 活 的 藝 術 之 南 境 知 識 棧

    guruji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