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Live in the moment 活在當下
不動心(譯註:Dispassion:不被情感或情緒所掌控;不陷入情感或情緒的泥淖;情感、情緒、心智與理智自由自在,不被侷限或糾纏。)並不是將你隔離,事實上,它是將你連結。它將你和當下完全的連結起來。當你被情感所掌控而動心時,你就與過去或者未來相關聯在一起。所以,你就不是與當下連結,因此你將被更隔離。
當你的心智正期望某些事情或者當你對過去感到遺憾,你就不是與當下在一起。但是當你是歸於你的核心時,你就是處於當下。因此,當你正在吃,你就能品嘗每一口,你就能享受每一口的東西。每一個表情,每一個情景都是清新和全新的感受。你的愛就像是初戀的感覺。你看每一件事情就會像是初次碰到一樣的對它充滿熱誠。
不動心不是將快樂從你身上帶走,不動心所能帶給你的快樂不是別的東西所能給你的。在聖者香卡拉所寫的Bhaja Govindam中,有一句詩文提到「Kasya sukham na karoti viragaha」,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是不動心所不能給予的快樂呢"?它給出所有的快樂,因為你是如此全然的處在當下。
在世上的所謂不動心好像是如此的枯燥乏味。人們認為那些不動心的人是憂鬱症患者,他們是悲哀的。這些人從塵世中逃離,然後他們說這就是不動心,並說他們已經拋棄了這個世界。不動心不是放棄,人們出於悲傷、出於不幸或出於冷淡而逃離或逃避現實,卻認為他們是不再被情感所動,那不是不動心。不動心是某些在生命中更珍貴的,更精緻的,更有價值的東西。
這是一個故事。當亞歷山大大帝動身攻打印度的時候,人們告訴他說:"如果你在那裡看到修行者,就要抓住他們並且把他們帶回來,在印度他們是非常珍貴的。"因此當亞歷山大到了印度,他就放話要修行者來見他,但卻沒有人前來。然後他再送出一個訊息威脅他們說︰"如果你們不來,我將砍掉你們的頭。"他們仍然沒來。然後他再威脅他們說︰ "我將要帶走你們的四部吠陀經典,我將帶走你們的所有和你們的經典。"
人們說:我們會在第二天晚上將全部的書給你。然後那些經典專家將他們的孩子叫來並讓他們用整晚的時間將經典的內容記起來,然後他們把手稿帶到亞歷山大那裡並且說:"你可以拿走它們,我們不需要它們。"
然後亞歷山大威脅說要砍他們的頭。修行者告訴亞歷山大,他是自由的,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亞歷山大無法看著他們的眼睛,也無法承擔不動心的力量。他第一次碰到不在乎皇帝的人。
當亞歷山大來到印度時,他告訴印度人說他很餓,一些人向他呈獻一個放著黃金麵包的盤子,他們告訴他,他是一位皇帝,他不能吃小麥麵包。亞歷山大告訴他們說他快餓死了並且想要吃麵包。人們說︰ "你在你的國家吃不到麵包嗎?你千辛萬苦冒著生命危險的企圖征服世界,卻僅為了吃我們所吃的麵包嗎?"這個說詞讓亞歷山大震驚。它使他意識到他們所說的事實。他對他自己說︰"當你所想要的是快樂和和平時,征服世界的意義是什麼?"據說,亞歷山大後來宣佈︰"當我死時,讓我的雙手張開。讓人們知道:那個自認為他已經獲得一切東西的亞歷山大,死後沒有帶走任何東西。"
不動心是你內在的力量。當你是平靜的歸於你的本我核心時,你就能理解已經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是為了帶給這個世界一些東西,而不是為了從這個世界取走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