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瑜珈的紀律


 


1994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於瑞士 威吉斯


 


 


Patanjali瑜珈金言開始。


 



atha yoganusasanam   1.1


 


現在我們將深入來看瑜珈的紀律,現在Patanjali將宣說瑜珈的紀律。Sasanam表示規章,其他人置放在你身上的規章。Anusasanam是你置放在自己身上的規章,你了解它的差別了嗎?Sasanam是國王或者社會施加在你身上的規章制度。Anusasanam是你自己施加在你身上的規章。


 


為什麼瑜珈被稱為紀律?何處需要紀律?什麼時候會出現對紀律的需求?你看,當你口渴時,你想要喝水,你不會說這是規章要你必須喝水,或你已經養成一種喝水的紀律。當你飢餓時你就吃,你不會說我有一種當我飢餓時我要吃東西的紀律,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嗎?或者,我甚至不會說我擁有享受大自然的紀律。當涉及享受的時候,紀律是沒有必要的。然而在什麼地方會需要紀律呢?在一開始就能令人感到愉悅的地方是不需要紀律的。一個孩子從不會說,當我看到我母親時我有一種跑向她的紀律。紀律是在某些事情一開始並不是非常迷人的地方出現,不是嗎?當你知道某些事情將會得到非常好且令人愉快的結果,但它一開始播種子時,卻不是那麼令人感到愉快的,這時就需要紀律。


 


當你持續的處於本我,當你處在快樂,平靜或者真正的幸福時,那麼,你已經在本我之中,在那裡不需要紀律。但是當情況不是如此,心智一直搖擺著它的尾巴,那麼紀律是必要的,藉此能使心智平靜下來,讓它回到本我,其最終結果是極樂的,充滿喜悅的。你了解我所說的嗎?就像糖尿病患者說他有一種不可吃糖的紀律。或者高膽固醇的人說他必須有紀律,不應該攝取太多的油脂,因為油脂在吃的片刻覺得好吃,但隨後就產生複雜的結果,不是令人愉快的結果。來自於紀律的喜悅是真正悅性的喜悅(sattvic),長久持續的喜悅。一開始令人愉悅但最後卻是悲慘的,根本就不是喜悅。因此想要擁有真正的快樂(sattvic,悅性的快樂),紀律是必要的,悅性的快樂一定跟在某種紀律之後。


 


紀律不是無端的折磨自己,那不是紀律。紀律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快樂。你了解它的差別嗎?某些時候人們把紀律強加給他們自己時,卻沒有為他們自己或者其他人在任何時候帶來快樂,這是tamasic(惰性的)。有3 種類型的喜悅。一種是sattvic(悅性的)的喜悅,一開始不是令人如此愉快,不是如此美好但最後總是導致喜悅,這是悅性的喜悅。Rajasic(變性的)的喜悅是一開始似乎非常好,但是以悲慘和難過結束,這是變性的喜悅。Tamasic,看起來好像是愉快,但事實上並沒有,從頭到尾都是苦難。對惰性的喜悅而言,紀律是沒有必要的。紀律不在那裡,缺乏紀律是惰性的喜悅。而錯誤的紀律是變性的喜悅,或者你也可以說是缺乏紀律。悅性的喜悅需要紀律,那是為什麼一開始它就必須要的原因,對不舒服的忍受就是紀律。它不需要是持續性的不舒服,但是若要能忍受不舒服並且超越它,你需要紀律。那是為什麼Patanjali一開始就說‘現在’的原因。什麼時候?現在,當事情不是很清楚,當你的心不在正確的地方時。


 


現在,瑜珈規章(anusasanam),我將宣說瑜珈,現在讓我們深入瑜珈的規章。確切地說並非規章而是瑜珈的紀律。它不是任何人強加,而是自我強加的紀律。


你看,你已經施加於自己身上的紀律有哪些?早晨你醒來然後刷牙。上床睡覺前,你刷牙。這是你的紀律。這是自童年以來你自我強加的紀律。可能當你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母親必須把這個紀律強加給你。一旦它成為一種習慣而且你了解到這有益於你,於是這不再是母親的規章,現在這是你的規章,不是嗎?像那些讓你保持自己乾淨,衛生,運動,靜坐,善良體貼,不粗魯,所有這些已經被強加於你的規章全部都是紀律,不是嗎?


 


現在,這紀律發生什麼作用?紀律讓你將自己聯結起來,聯結你生命中所有鬆散的部分。



tada drastuh svarupe vasthanam   1.3


 


紀律把你回歸到本我之中。(Tada drastuh sva-rupe vasthanam) 若不是這樣,什麼事會發生?


 



vrtti sarupyam itaratra   1.4


 


你的心智總是忙碌的或陷入外在的世界。眼睛一張開,你總陷入你所看到的,你聞到的,你聽到的,你接觸到的,你品嘗到的。當你在醒著的狀態時,你總是忙於感官活動。要不然你就是回到睡眠或者做夢的狀態,在那裡你完全被關閉的。在睡眠和做夢過程中,與白天相同的記憶出現,但是你從未回到本我的平靜和安祥裡,不曾聯結起你存在之全部鬆散的部分。你只成為你感官覺知的對象。


 


你知道嗎,你曾經看過村民或者單純的人或小孩,當他們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是那麼地完全投入電影之中,不是嗎?在那個片刻除了電影之外沒有其他人的存在。如果你只是閒閒無事地坐著,你可能會腰酸背痛,全身疼痛,腿也可能會受傷,背部受傷或者某些事情發生。但是如果你很投入地看一部電影,那麼你根本不會感到任何疼痛或者不會覺知到你的身體,你甚至不知道你正坐著,那是因為電影是有趣的,不是嗎?發生了什麼事?你的意識認同了電影的型態,思想的型態,你了解我所說的嗎?你知道嗎,曾經發生在村莊裡一些人正在看電影,當人們看到電影中一名英雄正被壞人折磨,於是人們真的站起來用他們的棒棍和石頭,大聲嚷著說,“來吧!現在就讓我來教訓你。”於是真的衝向舞台。據說在印度一個很偉大的改革者,有一次當他正看著一部戲,而此部戲演的非常好,劇中的壞人演的非常好,於是這位男士就拿起他的拖鞋丟向那個演員,他為戲劇裡的壞人如此發狂,“你怎麼可以這樣?”而那個演壞人的演員真的收下他的拖鞋作為一個榮譽的標誌,他說它意味著我演的如此的好,所以能使你那樣出神,以致於你會將你的鞋丟在我身上。


 


我們的意識會採取不同的方法來認同形態。瑜珈的整個目的是使你回歸到自己身上,帶出你內在的完整性,讓你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瑜珈就是要使你變得完整。


 


此時,你正看著我。去覺知那正在看著我的眼睛,正在看著我的雙眼睛。現在你覺知到你的眼睛了嗎?再進一步覺知你的心智正透過你那雙眼睛正看著我。你正在這樣做嗎?現在閉上你的眼睛一會兒。擠一擠你的眼睛,去感受你的眼睛,再把你的注意力從你的眼睛帶到遍及你整個頭的心智。現在去覺知你的整個身體,你的心和你存在的真正核心。眼睛就是你,在那裡休息並且放輕鬆,就在那裡。此刻你對看任何東西都不感興趣,聞任何東西,聽任何事情或者品嘗任何東西或者感覺或者接觸任何東西都不感興趣。將你的心智從你全部的五官感覺徹底的撤回到你存在的中心。這就是drastuh sva-rupe vasthanam。以觀照者的形態持續穩定在本我核心,就是瑜珈。持續穩定在那個觀照者的形態與本性裡,就是瑜珈。


 


不管何時,當你經歷到快樂,狂喜,至福,生命中的愉快幸福,不管是有覺知或無覺知的,你就是持續地穩定在觀照者的形式裡,你就是處在觀照者的本性裡。否則,在其他情境,你是處在心智的各種活動狀態,你與心智的各種活動合而為一。 (Vrtti-saupyam-itaratra)你認同在其他情境下的心智型態,心智的各種活動。 


心智的活動有哪些?


 



vrttayah pancatayyah klistaklistah   1.5


(Vrttayah pancha-taya) 心智有5個形式的變調。(klista-aklista)困難,有一些是會造成問題,有一些是不會造成問題。某些心智的活動是會造成問題的,它們引起麻煩,困難,另外一些則不會引起任何困難,愉快或不愉快的思想。那五種變調心智是什麼?


 



pramana viparyaya vikalpa nidra smrtayah   1.6


 


意識的5 種模式都是從你的本我裡昇起;心智有5種模式。不管你稱呼它是心智或意識或chitta,都是完全一樣的意思,都是不同的意識模式,他們是什麼呢?


 


I)        Pramana –求證之心


 


你的心忙碌於想要得到一個證據。你現在正在瑞士嗎?你說是。怎麼說你是在瑞士呢?你有一個證據在頭腦裡。對啊!我看到阿爾卑斯山,看到山,看到水及這些全部都是證據。無論你現在看到什麼,這些全都是證據。你冷嗎?是的,我冷,不用別人告訴我,這就是Pratyaksa


 


Pratyaksa anumana agamah pramanani   1.7


 


3種類型的PramanaPratyaksaAnumanaAgamah


 


1. Pratyaksa : 意思是顯而易見的,親身體驗的。 我們的心不斷想要一些明顯的,牢靠的,親身經驗的證據。這是一種心智活動的模式。


 


2. Anumana︰它不是那麼明顯,但是你猜測,並且你相信你的猜測。心智的猜測, 那是Anumana


 


3. Agamah:經典。因為它被寫成白紙黑字,於是相信它。


 


這些是你尋找的3 類證據。即使在今天,在第三世界國家裡的某些遙遠村莊,任何被印刷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就像是聖經般,信條般的真理。“你看,它被印刷出來了,寫下來的東西。”“很多人跟隨它,所以它一定是事實。”“很多人說某些事情,所以那一定是正確的。你能欺騙一兩個人,但是你不能欺騙一千個人。成千上萬的人不是傻瓜,如果他們是傻瓜,那我也可以是其中的一個。”心智是這樣的想著。心智從經典或群眾之中截取證明。(agamah pramanani),你總是經常在尋找某些事情或者任何事情的證據。這是心智活動的一種模式。瑜珈是當你放下這些,然後你獨自就能安住在你的本我裡。你了解我在說什麼嗎?從這些想要證明的心智活動中退下來,也就是從一個心智活動的情境回歸到本我。


 


你需要證明你到底是否在瑞士,那是因為你的感官會告訴你,但是你不需要透過你的感官來證明你是否在這裡。你了解到這點嗎?它是非常精微的層面。你可能被帶到奧地利或者甚至在加拿大的某處,你能看見相同的雪山或者相同的湖,你可能認為那是瑞士,但它可能不是瑞士。你的感覺可能會欺騙你。但超越證明之外的是你那“我是(I am)”的感覺。我存在著。安住在本我裡不需要證據。你了解到這點嗎?


 


真理不能透過證據來理解。任何可被證明的事情也一樣能被反駁。真理超越證明或反駁。你了解到這點嗎?上帝是超越證明的,你不能證明神,你也不能反駁神,證明與邏輯有關,而邏輯的領域是非常有限。開悟也一樣,愛也一樣。愛不能被證明或者反證。人的行動和行為並不是愛的證明。在電影裡,很多男演員和女演員他們都展現非常多的愛和浪漫,但是沒有一滴的浪漫或愛真正存在他們的心裡面,不需要存在那裡,他們就只是演戲罷了。不是嗎?一個人可以不感覺到愛,不活出愛,但是卻把它演得很好。本我是超越所有證據的。證明是心智的主要活動之一,證明是世界上許多人都深陷其中的主要事情之一,你想要證據來證明每一件事,某人是否愛你,你想要它的一個證據。如何證明給我看?藉由你的行動,透過你的行為,透過這,透過那。不是嗎?對於所有事情,你經常想要得到證據,得到每個人的贊同。這不在觀照者的領域。觀照者是超越證據的。Pramana,第一個變調的心智,或心智的活動。


 


接下來是ViparyayaPatanjali非常美麗地描述每個變調的心智。


 



viparyaya mithyajnanam atad rupa pratistham   1.8


 


Pramana是指心智經常忙於辯論、證明、認識、分析的一種知識。心智也或者是處在錯誤認知、一種錯誤理解裡。此刻你可能正在辯解、證明。在你的頭腦裡可能有邏輯分析,尋找一個證據或者有一個錯誤的理解。你可能將按著錯誤的模式在思考事情。你了解我在說什麼嗎?多數時間你會把你自己的意見,想法和感覺強加在他人身上,你認為他們就是那樣。心智的這項活動被叫為viparyaya


你有自卑感,然後你就會常常感覺其他人行為非常傲慢。其實他們並不傲慢,你也沒有被他們不友善的對待,但你卻突然感覺到你已經被不友善的對待。你不被尊重是因為你不夠尊重你自己。你認為別人不尊重你。你心智的這種傾向被稱為Viparyaya。其他人可能會被你的行為所震驚,他們會認為這個人到底出了什麼事。在這之前他們都非常好,然後突然間他們開始有很奇怪的行為舉止。你注意到這個嗎?你的一個好朋友突然開始表現粗魯和可笑的行為,而你卻納悶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是否我曾經對這個人做了些什麼?你不知道在他們的心裡到底正在煮著什麼菜、熬著什麼湯。為什麼?不是因為他們是壞的或者什麼事,只不過是因為chitta,心智的活動正在發生著,在主控著。那是什麼?Viparyaya。突然人們會感覺到他們沒有被愛。很多父母有這個問題。孩子突然感到父母不愛他們,而且他們是如此的深感困惑。他們不知道要做什麼,要如何表達他們自己,要如何證明他們自己,因為當Viparyaya 來時,證據是站不住腳。Pramana站不住腳,邏輯起不了作用,因為心智現在正活躍於第二種心智模式的變調,那是Viparyaya。全部邏輯都失敗,能站得住腳的是錯誤的知識。你了解我說什麼嗎?有些人在他們自己的心裡會帶出一些邏輯,但是很快地那會消失。於是再次地,錯誤的知識會挺立在那裡。(Viparyaya mithya jnanam atad rupa pratisham)這就是Viparyaya


 


III) Vikalpa幻想


 


它是一種幻覺,根本不存在的幻象,只不過是一些在頭腦裡徘徊不去的話語。這被稱為Vikalpa。就像人們坐著幻想某個麥克風附在他們的耳朵,就像妄想症一樣。所有這些恐懼,所有這些沒有根據、沒有理由基礎、僅僅只是聲音,不具有很大意義,這種想法,這種念頭被叫為Vikalpa,幻想。心智不是尋求證明,就是跑向錯誤的知識、觀念或幻想。幻想是Vikalpa。你了解嗎?


 


你坐著然後幻想著,噢!你已經405060歲,你坐著然後幻想著,如果我突然再變成16歲,將會是怎樣?或許我將會去某處,挖出一整棟的黃金,然後突然變得很富有,然後我將會有我自己的直升機可以開。不只是孩子們會幻想,我告訴你,大人也會進入他們自己的幻想。這種幻想被稱為Vikalpa。心智的的第3種變化。


 


Vikalpa有兩種類型,一種可能是充滿喜悅的,令人愉快的幻想,而另一種可能是毫無根據的恐懼。你了解我說什麼嗎?甚至恐懼也是Vikalpa。“噢!如果我明天死了,將變成怎樣?”“意外事故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我可能變成殘障。”這些都只是單純的聲音而沒有什麼價值。在心智裡無根據的恐懼或者幻想被叫為Vikalpa


 


IV) Nidra - 睡覺


 


當心智不在這3種的任何一個情況時,第4種就發生,它會去的第四種地方就是去睡覺。


 


V) Smriti回憶


 


這是心智的第5種活動。那就是回憶所擁有的經驗。回憶過去的經驗就是smriti


 


現在來看,當你醒著時,你是否在這四種心智變化中的一種,那就不是靜心,那不是瑜珈。你正在尋找一些證據嗎?你正在與你自己辯論嗎?你正緊緊握住錯誤的知識或觀念,認為事情就是怎麼樣的嗎?你不知道事情的本貌為何是因為整個世界都是流動的,沒有什麼事是固定不變的。沒有一個人是固定不變的,沒有一個人的心智是固定不變的,沒有一個想法是固定不變的。全世界都在改變,我跟你講,即使是空氣也一樣。如果再多說一些,你可能會說那是不切實際,無基之談或什麼的。任何事情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以任何形式在做改變。整個世界充滿了所有的機率和可能性,但是你的心卻死守在某些事情、人、想法和位置上,每一件事情都轉成明確的項目與數量,使他們量化,認定什麼就是什麼的原因,固定的看法,使用證據或者錯誤的知識或者vikalpas,幻想、懼怕或者沉溺在過去的經驗裡。心智的4種變調加上睡眠---心智的第5種變調,就是心智5種不同的vrttis(心智上的干擾)。


 


Abhyasa vairagyabhyam tan-nirodha   1.12


 


如何排除或克服這些強烈心智本質上的干擾就是透過練習(Abhyasa)和超然客觀(抽離主觀)或歸於核心(Vairagya)。


 


Tatra shitau yatno-bhyasa   1.13


 


讓你處在那核心之中,安定你的心的努力,稱為Abhyasa---練習,就處在那裡。在哪裡呢?持續的安住在觀照者的位置就是Abhyasa,了解嗎?你真真正正的處在此地、此刻就是Abhyasa。如果你能使你自己脫離5種心智的變調,完全安住在這裡,現在,現在,現在,現在,現在,現在,現在。把你的心帶到此時此刻而不沉溺在過去的記憶裡。那是需要一點點努力的,那種努力被叫為Abhyasa


 


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現在你將不再停留在任何邏輯。沒有求證的心(Pramana)。你現在對來自任何事情的任何證據都不感興趣。如果心智正陷入證明的活動之中,你只要知道它,知道它,並觀察它。“噢!它在尋找證據。”完全放輕鬆。對任何錯誤的或者正確的知識沒有興趣。心智經常是處在錯誤的知識上,它卻認為這是正確的知識。甚至對知道任何事情也不感興趣。讓心從想知道或知識中撤回。不渴望去看,聞,接觸,感覺,或理解任何東西。對於理解沒有興趣。讓事情依它們自己的面貌存在,誰在乎呢!對或錯,不要判斷。讓我們自己沒有錯誤的認知或幻想。觀察心智是否在一些想像或者幻想上。只要知道心智正處在一些想像上,幻想上,它就會被放下,就正如當你知道你正在做夢,夢就消失一樣。知道你正在Vikalpa上,幻想上,幻想就會消失,你就不受幻想(Vikalpa)影響。不受睡眠影響。並且從過去的經驗中釋放出來。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經歷消失。此刻是如此新鮮,如此清新,如此全然完整。此刻的全部就是你的本貌---自由,清新和圓滿。全然存在此時此刻的當下就是Abhyasa。心智可能會努力的想回到過去,在smriti內,也可能想要進入睡眠,可能努力想帶來一些邏輯和辯解或者一些知識或者一些幻想。只要再次了解心智它只是想要回到那5種變調的心智(vritis)而不要對它有嫌惡或者渴望,讓自己回到核心,成為一個觀照者。在此刻,一次一次再一次的回到核心就是Abhyasa。今天就到此為止。


 


Jai Guru De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ruji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